小径分叉的花园

Khotyn 的网志,记录生活,记录想法

07 Oct 2025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次十一带着家人来青甘大环线,走的反线,这个线路非常成熟,小红书之类的平台上的攻略也非常多,再多写一篇攻略类的游记,并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这篇游记更多地还是写一些个人的感受。

青甘大环线的几个地方的地名,特别是甘肃的部分,我其实是很熟悉的。我从小就被周边的人夸聪明,记性好,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 6 岁左右的时候外公带着我坐了 7 天火车从上海到乌鲁木齐,那是 95 年,要在绿皮车上度过 7 天的时间,的确不太容易。外公便教我从上海到乌鲁木齐的这一路停靠的站点地名,有些地名我已经忘记地差不多了,但是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酒泉、天水这些甘肃的地名一直记在我的脑子中。再后来到了大学的时候,暑假寒假一个人从上海坐火车去乌鲁木齐,那是 48 个小时的 K 字头的火车,很多站点都已经不再停靠,我一个人消磨时光的方式也变成了看书,「树上的男爵」、「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都是在火车上看的,只是全部已经忘记光了,不如这些地名来得记忆深刻。

可能是因为对于甘肃河西走廊这一代地名的熟悉,以及对唐诗(最早读的唐诗依旧是外公教的)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些诗句的向往,这次青甘大环线体验比较不错的部分大部分都在甘肃。

第二天在张掖,看了七彩丹霞之后,我们特地绕路走二尕公路去的嘉峪关,然后走高速去敦煌。绕行二尕公路比全线高速的路程需要花费多出 5~6 个小时的时间,不过想起播客禁止携带的博主亚楠也是喜欢开车旅行,他提到开车旅行如果全是高速公路那会非常没意思,所有的意外风景,所有的不期而遇,都会在国道线上,省道线上,甚至乡间小路上遇到。二尕公路是从祁连县到嘉峪关的一条公路,从祁连山中间的草原地带穿过,然后翻越祁连山从青海进入甘肃境内,一路上美景不断,在草原地带,两边是巍峨的祁连山,道路在草原穿过,不时遇到牛羊在马路中间。等到了翻越祁连山的土路,需要提起十分精神,小心翼翼地开车,但是绝美的景色也在这些小心翼翼之间不经意就出现,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往上,到了高处,往车窗左边一看,秋天的祁连山已经盖上了一层黄色,盘山公路弯弯扭扭一路而上,远处是祁连山的雪山。待开到垭口,远处的山脉像是从画中走出来,青色、黑色、褐色、黄色、棕色搭在一起,那是大自然最高级的配色。

在敦煌,最惊喜的当然要属于莫高窟了,莫高窟的历史不用过多介绍,它在中国的佛教历史上的地位再高也不为过,只可惜在战乱年代,莫高窟中的很多文物已经流落在外。这次参观莫高窟,我们提前一个月左右便订好了票,如果是当天来莫高窟,那只能买到应急票。我们的普通票参观莫高窟,会先看两个电影,第一个电影介绍莫高窟的历史,第二个电影在一个球形屏幕的影院里面,介绍莫高窟几个有名的窟。这种安排非常不错,虽然每一个中国人大概多多少少都知道莫高窟,但是对于莫高窟的历史并不一定了解,通过几分钟的时间,快速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后续的参观会更加有感觉。

而第二个电影通过球形屏幕介绍几个有名的窟,就更加有必要了。首先电影在球形屏幕中播放,让人感觉就像在窟内一样,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佛像、壁画中的细节,身临其境。其次其实后面实地参观窟,会有几个限制,第一是讲解员会直接带你去看几个窟,莫高窟最有名的几个窟不一定能够看到,第二是窟内不能开灯,很多细节其实看得不是特别清晰。

看了两个电影之后,便是讲解员(都含在了门票内,太值了)带着你去看 8 个窟,其中几个窟都是大门紧锁,是讲解员拿着钥匙打开门之后我们才进去,有一种被特殊关照的感觉(其实没有)。在莫高窟,可以看到一些早期的佛教壁画的风格,其中飞天在早期其实是强壮的男性形象,而不是后面的苗条的女性。早期壁画上的佛像,非常简单,黑底上点缀一些白色,便形成了一个佛像,当然,也有后期更加精致的佛像,比如通过金线贴在墙上,形成佛的轮廓,顿时让佛像有了立体感。不过,莫高窟里面最难看的佛像是更加后期的,是明清时期人们重修,重新上色的,和云冈石窟、山西的一些寺庙的情况一样,明清时期人们的佛教艺术的造诣的确不敢恭维,可见中国的佛教在明清时期的衰落。

除了莫高窟,还要多花一些篇幅介绍一下敦煌这个城市,在这次青甘大环线到达的所有的城市中,敦煌是最干净的一个,最有文化底蕴的一个。敦煌的街道和夜市非常干净,不像很多地方的夜市,那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让我有一种在上海陆家嘴的错觉。敦煌的街道上,路灯上装饰的飞天,红绿灯上的骆驼,人行道地面上的瓷砖上的唐诗,共同营造了一个繁华的现代化的西域城市应有的样子。

在敦煌附近,如果对历史感兴趣,还有两个地方值得去,那就是“阳关”和“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些耳熟能详的唐诗中提到的地点,有必要身临其境体验一番。玉门关遗址其实就是小方盘城,如今保留还算完整,城门、墙体都尚在,游客也可以走到内部看上几眼。而阳关如今只剩下了一个烽火台,整个阳关景区剩下的建筑都是后来修建的。站在阳关景区的烽火台附近,向前方往远处望去,是一篇水草丰茂之地,而背后则是一片黄沙,古人西出阳关,前方是未知的凶险之地,背后则是家国所在之地,站在烽火台附近,有一种触景生情的感觉。

从敦煌翻越当金山,就到了茫崖,最近在网络上非常火的黑独山就这里。过了黑独山,整个路线后面就是各种湖,翡翠湖,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青海湖等等,相比于湖,我更加喜欢山,更何况这里面的几个湖,比如翡翠湖,察尔汗盐湖,工业的味道很重,都是采盐,采矿留下来的景区,虽然湖水颜色五颜六色,很容易出片,但总是让人觉得不自然。

本次的最后一站是西宁的塔尔寺,在塔尔寺,我们特地请了讲解员,讲解员深入介绍了塔尔寺的历史以及里面的建筑、佛像等等,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目前在寺内,依旧存在着当时宗喀巴的母亲为其修建的石塔,石塔外面现在已经包裹上了黄金,变成了金塔。塔尔寺是典型的藏传佛教的寺庙,寺内有佛学院、藏医院、养老院等等,俨然是一个小社会。塔尔寺内的酥油花是其中一绝,酥油花是寺内的和尚们用酥油做成的雕塑作品,在低温环境下制作,也只能在低温环境下保存,制作的过程需要和尚们在零下的温度下手沾冷水来制作,因为如果不沾冷水,酥油就会化掉,说起来也是挺残忍的。

经过了这次自驾,对于自驾旅行兴致更加盎然了,时间灵活可控,想要去哪里就去哪里,可以完全跟着个人的喜好以及当时的情况来,家人换着来开车,也不累。说起情况,自驾路上还是要小心,我们在去 U 型公路拍照打卡之后,把车开进了一个沙地,陷入沙地出不来,幸好经过一辆路虎,车主好心把我们拉了出来。在旅途上,能施人以援手就施人以援手,因为你不知道,美景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

DSC05484.jpeg

岗什卡雪山下的连心湖

DSC05500.jpeg

经幡

DSC05581.jpeg

七彩丹霞

DSC05628.jpeg

二尕公路垭口上的风景

DSC05711.jpeg

莫高窟

DSC05765.jpeg

玉门关遗址

DSC05817.jpeg

阳关唯一的遗址:烽火台

DSC05891.jpeg

黑独山

DSC05936.jpeg

黑独山景区

DSC05967.jpeg

黑独山景区,游客在拍照,月亮初升

DSC05977.jpeg

胭脂山

DSC05997.jpeg

大柴旦翡翠湖

DSC06048.jpeg

水上雅丹

DSC06074.jpeg

U 型公路

DSC06139.jpeg

察尔汗盐湖,远处是盐矿公司

DSC06175.jpeg

茶卡盐湖,可惜是阴天

DSC06210.jpeg

路过青海湖

DSC06213.jpeg

塔尔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