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分叉的花园

Khotyn 的网志,记录生活,记录想法

10 Oct 2021

「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

第一次听到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是在听 PPTV 的创始人姚欣的一个课上。最近大概花了两周的空闲时间看了一下这本书,真的觉得相见恨晚。

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问题,在面临破坏性的技术变革的时候,为什么很多管理者非常优秀,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但是其企业最终会失败。

往往,破坏性技术出现的时候,它的各种指标往往不能够满足主流市场的需求,因此创新者往往会寻找任何能够使用其技术的场景来进行培育新的技术,而成熟公司因为这些边缘场景的利润比较低,价值比较低,对这些市场不削一顾。从倾向上,成熟公司为了提升自己的营收,也会逐步往高端市场发展(参考阿里巴巴从刚开始的淘宝往天猫上发展,包括前几年提的消费升级,都是在往高端市场发展)。但是,当新技术逐步发展起来之后,逐步满足主流市场的需求之后,就会开始占据原来成熟公司的市场份额,而成熟公司又会往更加高端的市场退守,直到最后,被创新者完全淘汰出市场。作者举了非常多的例子来说明这个情况,包括硬盘行业的情况,挖掘机行业的情况。

那么,成熟公司如何应对这样的一些破坏性的创新者的挑战呢,可能有人会说,成熟公司资源丰富,往往几千,几万号人,随便搞一个小部门就可以应对这些挑战。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会失败,为什么呢?

从企业内部而言,当一家企业从一个小公司成长为一个大公司的过程中,它会形成自己的流程,价值观和文化,这些流程,价值观和文化是这些企业能够持续获得成功的关键,但是这些流程,价值观和文化是为解决某一类的问题而演化出来的,一旦需要解决的问题发生了变化,这些流程,价值观和文化可能并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对于原来成功的路径的依赖也会导致企业做出对应的改变非常困难。公司内部的资源也会,往往会倾向于在原来的方向上做创新,而不是完全另起炉灶。而因为小团队在公司内部不是完全自闭环的,即使自己有创新的想法,小团队在公司内部会面临各种职能部门的挑战,最终导致失败。

从企业外部而言,企业往往和它的上下游形成了一个价值网络,企业的经销商,供应商也都习惯了原来的赚取利润的方式,也会看不起创新者的小市场,一个企业往往会被其客户所影响,没有办法脱离已有客户的需求和想法来做事情。

为了能够较高概率应对破坏性的技术的出现,比较有效的方式是成立一个完全独立的子公司,让其自负盈亏,不要对它做什么干涉,对于一个需要独立自负盈亏的小公司来说,取得一个小小的市场突破对其而言就非常令人振奋了,而在大公司内部的话,小小的市场突破反而会让大公司内部对其价值进行质疑。

这本书最令人信服的地方来自于第十章的对于电动车行业的神预言,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电动车行业完全没有发展起来,特斯拉也没有出现,作者描述了假设电动车是一种破坏性的技术的话,应该怎么去做。作者提到了应该是从低端市场开始做,现在特斯拉也是把 Model3 不断地打入低端的市场,侵占低端市场的空间,很多电动车的企业也是从低端市场开始做起,作者也提到了经销战略上可能需要一种完全不同于原来的汽油车销售的经销策略,而现在的纯电动车的企业完全抛弃了 4S 店的销售方式,而是采用直销,4S 店往往会和原来的价值网络绑定在一起,很可能会拒绝电动车的销售。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或者一个大企业的中层管理者,这部分应该在你的必读的列表里面,当破坏性技术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时刻做好准备,时刻确保自己的组织能够在破坏性的浪潮中生存下来。